人才培养水平评估

基本

要素

评 估 标 准

自评

结果

3-3

课程教材

10.严格执行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标准。课程管理科学规范,课程开发、更新和评价机制健全。教材及教学资源建设支撑人才培养需要,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

A

自 评 概 述

主要实践和成效

学校注重以生为本,积极推进课程建设,深化课程改革。组织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开展校级精品课程、专业技术课程等资源建设项目,优化课程设置,开发优质资源。加强教材建设,规范教材选用,保证高质量教材进课堂。学校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均取得较好成效。

一、标准先行,保证了课程建设有规可依

严格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实五年制高职各专业课程标准。针对专业技能课程,按照国家、省市相关课程标准结合学校专业建设实际情况,开展全校12个专业的专业课程标准的建设活动。近三年,各专业教研室联合专业建设委员会、校外专家、行企技术骨干多方协作,共同研究,制订(修订)五年制高职专业课程标准150余门,课程标准中及时引入各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突出思政要求,学校所有专业的全部专业课程均有课程标准。

二、校本特色,保证了课程体系特色鲜明

健全课程建设机制,规范课程管理。学校有健全的课程和课程资源开发、更新和评价机制,建有《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学校课程团队及课程负责人制度实施办法》《选修课管理规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学校按照教育部课程设置要求开设公共基础课,对照学院课程设置要求开齐开足专业技能课程。主干专业建有教学资源库,近三年专业课程资源库建设达475.9GB。根据学校地域特点、专业特色和校园文化,与一技科技等企业合作开发《游戏美术》等30余门校本专业技术课程,校企联动开发精品课程24门。通过共建共享课程资源,及时补充更新教学内容,不断优化课程结构。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在线课程使用率逐年提高,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学校根据各专业实际需求,每年投入专项资金采购虚拟实训平台(软件),学校拥有网中网成本会计实训教学平台、区块链金融应用实训平台等20多个数字化虚拟实训系统,较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进一步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资源统筹,保证了教材内容符合需求

重视教材建设工作。学校制定了《教材建设实施管理制度》,建立了校、系两级教材评审及选用制度。教学工作部负责教材选用、教材管理,教材建设委员会负责教材建设、质量评估。近三年学校教师自编教材6本,2本教材被遴选为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开发了《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学员工作手册》活页式教材,创新了内容呈现形式,丰富了教材内容和教学方式,适宜于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促进了课程和岗位的融合。

学校严格执行教材选用有关规定,保证高质量教材进入课堂。公共基础课统一使用国规和省荐教材,96.35%专业(技能)课按要求国规和省荐教材;89.25%课程选用近5年内出版的教材,其中近3年出版或自编教材的比例达75.91%,教材选用、采购等程序规范。

此外,学校组织教师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内涵和内在价值,开发《南京历史文化》《明德尚美系列读本》《OPENSTACK云基础架构》等校本教材。

四、课证融通,保证了学习机会丰富多样

学校是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1+X证书试点项目共有13个,覆盖学校所有五年制高职专业,已取证数2044人次,取证率超过80%,拓展了“1+X”教育的选择面和影响力。结合行业需求,按照能力等级,全面梳理职业资格证、执业资格证、行业企业证书等证书,将证书考核要求融入专业教学,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实现课证融通,服务学生多元发展需求。

2021年,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参加国家初级会计师考试,取证率55%;2022年,婴幼儿托育与服务管专业学生参加国家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取证率达90%。

主要问题和不足

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改进目标和措施

1.制定在线开放课程标准体系,规范建设管理,规划建设一批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尤其是要结合各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和需要,有选择地引入已建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不断丰富优质课程资源。

2.组建以课程标准研制专家、教材编写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与行业企业协同开发在线开放课程,推进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