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水平评估

基本

要素

评 估 标 准

自评

结果

3-2

培养方案

9.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制订符合五年制高职教育特征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规范、学时安排合理,深化“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形成动态更新机制。

A

自 评 概 述

主要实践和成效

学校坚持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注重学生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强化综合素养的塑造,注重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制定过程科学规范,各专业培养方案合理可行,执行情况良好。

一、规范执行程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依据《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苏联院(2019)12号)的要求,依托校内专家和企业、行业专业技术骨干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开展行业企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和在校生学情调研,认真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厘清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岗位,进一步把握各专业相应的能力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

根据学院各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符合我校校情、学情的长学制、贯通式五年制高职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人培方案突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按职业岗位要求提出课程教学,将技能大赛内容整合在相应专业课程中,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含“1+X”证书)考核内容设置为集中实训项目或融入专业课程中,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各专业积极调研市场需求,把握经济大势,每年形成1份调研报告,在宏观上了解地方经济发展动态,明确人才培养大方向,在微观上分析企业最新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动态调整课程内容的依据;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学校行业背景及办学特色,设计专业设置与调整指标体系,引入行业标准,规范培养目标。2020年—2022年(按照最新的专业目录)全面修订了2020级—2022级12个五年制高职专业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2021级12个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一次性通过了学院审核。近三年,学校在校园网主页上以飘窗方式将各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形成了实施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年大调整、2—3年小调整、1年微调的动态更新机制。

二、立足于五年制贯通培养的特色,发挥“长学制”优势

贯穿五年长学制,立足于立德树人,在课程体系中体现五育并举、协调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立足于学生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转变的关键时期,着力建设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课程,通过整体规划、分层设计、系统推进,用智慧的方式实施课程教学,在课堂上聚合各类知识与素养,让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德技双修的基地和孵化器。

坚持系统设计、整体规划育人的各个阶段,从五年培养的特性出发,发挥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优势,形成合理结构,构建培养目标和内容。一是在入学初期开展“专业认知教育”,组织学生进入企业现场观摩、职业体验中心实践体验,促进学生对专业的了解,更好地做出专业学习规划;二是在一至三年级开展“理实一体化”职业教育,设置专业基础模块,开发项目化课程实施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技能与理论水平;三是在四、五年级开展创新运用实践,设置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与公共选修课程模块,加入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创造性运用所学知识。学校合理安排学时,规范组织教学。教师按照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标准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进程安排科学、学时安排合理,开齐开足开好国家和省规定的课程,教学进程安排合理,每学年安排40周教学活动,五年制高职总学时数在5000课时左右,公共基础课程占总学时的1/3以上,选修课教学时数占总学时均在10%以上,平均约10.83%。

三、建构“岗课赛证”融通的立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彰显育人特色

学校通过“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大数据与会计等专业基于成果导向理念,根据专业对应典型工作任务,达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目标;实施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结合的方式,实现能力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全过程实施双元制,由学校与培训评价组织紧密联系,合理分工,共同开展各项工作;实施标准化,满足对应专业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体系相关要求。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将网络维护服务岗位要求、“1+X”华为数通职业资格标准、大赛标准等融入新的课程体系中,对已有路由交换、Linux操作系统、云计算架构等相关课程进行模块化重建,开发“适合学习、难度递增”的教学资源。

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专业通过项目教学,进行“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实践,打造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品牌专业及课程,教学内容对标“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要求,促进课证融通教学改革切实落地。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对接学生岗位需求,实现学岗无差距对接,实现专业课程与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行业水平证书的深度融合。构建竞赛式高效课堂,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大赛比赛项目融入课堂教学,以赛代考,实行全程化、多阶段、多样化的考核评价。

金融类专业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技能教学之间的共同点和衔接处为切入点,优化专业课程教学标准。充分发挥大赛对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引领作用,将技能大赛中的新标准、新规范融入课堂教学,将大赛训练内容与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职业素养贯穿训练全过程,构建“单项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创新能力训练”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每年举行技能展美节,2022年组织了44项各类型的比赛项目,共有近3000名学生参与,做到全动员、全覆盖、全参与。通过将省市各级各类大赛要求与技能节各个赛项全方位融通,努力实现以节促练,以节促赛,以节促新。近三年技能大赛省级以上教师获奖21项,学生获得省级二等奖以上40项。近四年学生1+X证书考试通过率超过80%;2022年,婴幼儿托育与服务管理专业学生参加国家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取证率达90%,体现了课证融通的成效。

主要问题和不足

1.专业课程体系需进一步优化。

2.国家、省级技能大赛标准较高,标准内容融入课程有一定的困难。

改进目标和措施

1、通过进一步优化、整合课程,促进各类课程要素的配置更加科学,课程设置的逻辑结构更加合理。

2、充分研读技能大赛标准,深入理解大赛内涵,对接专业技能课程,丰富教学项目,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建立竞赛长效机制,将技能竞赛内容分解细化,融入课堂教学中;完善评价体系,改变教学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