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兢老师,1983年2月出生,本科学历,会计学专业。2005年8月,她带着满腔热情,踏入了南京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大门,从那时起,她便与这里的三尺讲台结下了不解之缘。19年的教龄,见证了她作为一名教师的成长与蜕变。她始终将师德建设放在首位,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了榜样。
一、三尺讲台,恪尽职守
金老师作为一名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但仍然坚持认真对待每一节课,从认真备课、上课,到课后钻研业务,虚心向同行请教,不断反思、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在她的课堂上总能深入浅出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课后,她耐心细致地解答学生的疑问,教学能力和效果得到了每一届学生的肯定。她对学生严而有度,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既是师长、又是亲密的朋友,学生们都很喜欢上她的课。
二、班级管理,以德育人
作为班主任,金老师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己任,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特点,注重与学生沟通交流,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与家长联系、配合,共同做好工作。连续两次“临危受命”,中途接班,以“身正公平”“宽严并济”为原则,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位学生负责,收获了一届届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感激。她所带的班级,连续被评为校文明班级、市“三创”先进班集体、省先进班集体等,她个人也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三、技能大赛,勇攀高峰
金兢老师自2008年起参与学校会计专业技能大赛工作。随着赛制的改革、赛项的增加,难度也越来越大。金兢老师不畏困难,从点钞单指单张到多指多张到传票翻打,一项一项从零开始,进行长期刻苦的训练。2012年10月,刚结束产假,金兢老师即投入到当年市赛的备赛当中,并顺利进入省赛,为了参加2013年3月的省赛,更是提前给孩子断了奶。2013年9月,服从学校安排,克服困难,随训练队第一批进驻远离城区的湖熟新校区。在这两年里,因为孩子年幼又是高敏性体质,经常咳嗽并伴有哮喘,且有严重的荨麻疹,又因为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经常半夜里一人照顾因皮肤瘙痒而无法入眠的孩子。长期的睡眠缺乏导致金兢老师有较严重的偏头痛,每次做完一套4小时的会计实务操作都头痛难耐。在这样的情况下,金兢老师仍然坚持一边上课,一边钻研业务指导训练队学生,并将剩余的时间全部投入到自己训练当中。
2015年省赛备赛期间,金兢老师对于自己的弱项“点钞多指多张”进行了专项训练,高强度的训练引发了尺骨茎突炎,金兢老师忍着手腕的疼痛,坚持训练,最终在2015年3月份的省赛中,顶住压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了金牌。2015年下半年,金兢老师又投入了江苏省“两课”评比的备赛当中。正在此时,又传来消息,为了配合全国技能大赛的时间,2016年的江苏省财会技能大赛被提前至2015年底进行。学校经过研究讨论,希望金兢老师能够转战会计电算化项目的比赛。没有过多的考虑,金兢老师接下了任务。在紧张准备“两课”评比的同时,又开始了零基础的电算化训练。在2015年9月至12月的四个月中,肩负着“两课”评比和技能大赛两项大赛的比赛压力,金兢老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进行了高强度高效率的训练。最终在11月份的“两课”评比中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绩取得了江苏省“示范课”的称号;在12月份又取得了江苏省财会技能大赛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师组的金牌。在同一年里实现了职业教育教学竞赛及技能竞赛的“三冠王”。
2022年,金兢老师再次参加省教学技能大赛。此时,她已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多年的教学经验,她带领团队中的两位老师,再次一举拿下省赛第一名的成绩。
四、教学研究,勤奋务实
担任会计专业教研组长以来,金兢老师积极投身于学校专业建设、团队建设、教研培训等各项工作中。她带领本组教师钻研业务,探讨课程改革,改变教育教学理念;认真开展各种教研活动,组织集体备课,开展教学实践。同时,承担各项课程改革课题组的任务,做好人培方案修订、各项申报评估等工作,发挥了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作为教研组长,她热心指导年轻教师,经常听课、评课,对年轻教师成长给予指点,帮助他们提高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就是这样,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金兢老师深知自己的责任,做到以生为本,言传身教,真正把“师爱”的阳光洒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她用她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师德,什么是教育的力量。她的故事,虽然没有轰轰烈烈,但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影响着每一位同行。